超前小导管是隧道工程及地下工程施工中常用的预支护技术构件,通常由无缝钢管加工而成,通过预先打入掘进面前方的土体或岩层,并进行注浆加固,形成稳定拱壳,从而保障后续开挖作业的安全性与稳定性。该技术尤其适用于软弱围岩、破碎带或浅埋暗挖等复杂地质条件,能有效控制地表沉降,防止坍塌事故。
预支护性强:通过注浆形成加固区,显著提高围岩自稳能力;
灵活适配:管径、长度和布置间距可根据地质条件调整;
施工便捷:可采用钻机预钻孔后顶入或直接冲击打入,工艺成熟;
注浆一体化:导管兼作注浆管,实现支护与加固同步进行;
经济高效:材料成本低,可减少后续支护难度和工期延误风险。
超前小导管广泛应用于以下工程场景:
山岭隧道及城市地铁隧道的超前预支护;
软弱围岩(如淤泥质土、砂层)中的掘进面稳定;
断层破碎带、富水地层等不良地质段的加固处理;
浅埋暗挖工程中控制地表沉降;
既有结构物邻近施工时的土体变形控制。
参数类型 | 常用规格 | 备注 |
---|---|---|
导管材质 | 无缝钢管(Q235B) | 需具备高强度和耐腐蚀性 |
外径 | 42mm、48mm、60mm | 根据设计荷载选择 |
壁厚 | 3.5mm、4.0mm、5.0mm | 壁厚影响抗弯刚度 |
长度 | 3m、4.5m、6m | 需覆盖开挖进尺的1.5倍以上 |
注浆孔布置 | 梅花形布置,孔径6-8mm | 孔间距通常为15-20cm |
倾角 | 5°-15° | 相对于隧道掘进方向 |
超前小导管施工需严格遵循以下流程:
测量定位:按设计间距和角度标定孔位;
钻孔与安装:采用液压凿岩机钻孔后顶入导管,或直接用风镐击入;
孔口密封:采用快硬水泥或锚固剂封堵导管与孔壁间隙;
注浆作业:通过导管注入水泥浆或化学浆液,压力控制在0.5-1.0MPa;
效果检测:采用钻芯取样或地质雷达验证加固范围与密实度。
为保证超前小导管支护效果,需重点关注:
导管搭接长度应不小于1m,确保支护连续性;
注浆参数需根据地质调整,避免压力过高导致劈裂或浆液流失;
在富水地层中宜采用双液浆(水泥-水玻璃)以实现快速凝固;
施工中需实时监测掘进面稳定性和地表沉降数据。
我们为了让更多的隧道注浆管,钢花管,超前小导管,倒刺小导管等 ,坚持以适中的、合理的价格打破原有中国钢管高价格体系,让箱房价格更贴近市场!